我正在使用ply并注意到存储在t.lex.lexmatch中的令牌重新匹配与使用re模块以通常方式定义的sre_pattern之间存在奇怪的差异。小组(x)似乎已经过了1。
我已经定义了一个简单的词法分析器来说明我所看到的行为:
import ply.lex as lex
tokens = ('CHAR',)
def t_CHAR(t):
r'.'
t.value = t.lexer.lexmatch
return t
l = lex.lex()
(我收到关于t_error的警告但暂时忽略它。)现在我将一些输入提供给词法分析器并获得一个令牌:
l.input('hello')
l.token()
我得到LexToken(CHAR,<_sre.SRE_Match object at 0x100fb1eb8>,1,0)
。我想看一下匹配对象:
m = _.value
所以现在我看看小组:
m.group()
=&gt;我期待'h'
。
m.group(0)
=&gt;我期待'h'
。
m.group(1)
=&gt; 'h'
,但我希望它没有这样的群体。
将此与手动创建这样的正则表达式进行比较:
import re
p = re.compile(r'.')
m2 = p.match('hello')
这给出了不同的群体:
m2.group()
= 'h'
正如我所料。
m2.group(0)
= 'h'
正如我所料。
m2.group(1)
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IndexError: no such group
。
有谁知道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
答案 0 :(得分:5)
在PLY 3.4版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表达式如何从文档字符串转换为模式有关。
查看源代码确实有帮助 - lex.py的第746行:
c = re.compile("(?P<%s>%s)" % (fname,f.__doc__), re.VERBOSE | self.reflags)
我不建议在版本之间依赖类似的东西 - 这只是PLY工作原理的一部分。
答案 1 :(得分:1)
对我来说,匹配组依赖于令牌函数在文件中的位置,就好像组实际上是通过所有声明的令牌正则表达式累积的一样:
t_MYTOKEN1(t):
r'matchit(\w+)'
t.value = lexer.lexmatch.group(1)
return t
t_MYTOKEN2(t):
r'matchit(\w+)'
t.value = lexer.lexmatch.group(2)
retur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