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研究一个大型数据集(700万行),试图了解各个独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当我运行pcor(dataset)时,如果与运行cor(dataset)相比,则相关性更高。
我的数据集有6个因变量和84个自变量。我正在找到每个因变量与84个独立变量的偏相关。
我的自变量是文本类型(75个类别)的字数,以及一些其他社会变量(全数字)等。
我的问题是:我不确定为什么在R中使用pcor()时会得到较高的相关性,而在cor()中却得到非常弱的相关性。这是部分相关的正常行为吗?
答案 0 :(得分:3)
如果您想知道部分相关系数是否可以比“完整”相关系数更大,请考虑以下示例。
中的示例数据df <- data.frame(
hl = c(7,15,19,15,21,22,57,15,20,18),
disp = c(0.000,0.964,0.000,0.000,0.921,0.000,0.000,1.006,0.000,1.011),
deg = c(9,2,3,4,1,3,1,3,6,1),
BC = c(1.78e-02,1.05e-06,1.37e-05,7.18e-03,0.00e+00,0.00e+00,0.00e+00 ,4.48e-03,2.10e-06,0.00e+00))
根据原始论文,该数据涵盖了酵母蛋白质中序列与功能进化之间的关系,可从[Drummond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3, 327–337 (2006)]获得。
我们对探索hl
和disp
之间的相关性感兴趣。
hl
和disp
之间的线性关系让我们首先将hl
绘制为disp
的函数
library(ggplot2)
ggplot(df, aes(hl, disp)) +
geom_point()
皮尔逊乘积矩相关系数的标准(“满”)由
给出with(df, cor(hl, disp))
#[1] -0.2378724
从图和cor
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在不控制任何其他变量的情况下,hl
上disp
与hl ~ deg + BC
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是很强。
回顾一下定义:在给定混杂变量Z的情况下,X和Y之间的部分相关性定义为X随Z线性回归而Y对Z线性回归所得残差的相关性。
让我们通过绘制两个相应的线性模型disp ~ deg + BC
和ggplot(data.frame(
res.x = lm(hl ~ deg + BC, df)$residuals,
res.y = lm(disp ~ deg + BC, df)$residuals)) +
geom_point(aes(res.x, res.y))
的残差来可视化部分相关。
hl
两个残差的线性相关性非常明显,表明disp
和hl
之间存在显着的部分相关性。让我们通过计算disp
和deg
之间的局部相关性来进行确认,同时控制BC
和pcor.test(df$hl, df$disp, df[, c("deg","BC")])
# estimate p.value statistic n gp Method
#1 -0.6720863 0.06789202 -2.223267 10 2 pearson
的混杂效应
hl
当我们控制混杂变量时,disp
和php artisan make:middleware IsAjaxRequest
之间的皮尔逊乘积矩相关系数要大于我们对混杂因素进行不控制时的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