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图根据ID变量合并R中的两个数据帧,因为在第一个数据帧中,ID变量是一个因子,而在第二个数据帧中,ID变量是一个数值向量
datC <- data.frame("ID" = c("001","010","100","110"), "X" = rnorm(4))
datD <- data.frame("ID" = c(001,010,100,110,210), "Y" = rpois(5,3))
merge(datC,datD,by="ID")
ID X Y
100 0.03284493 2
110 -0.41690986 3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缺少001,010,我很清楚它们为什么会丢失 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datC$ID <- as.numeric(as.character(datC$ID))
merge(datC,datD,by="ID")
我试图通过让R避免TO将字符向量视为因子来找到另一种解决方案
datC <- data.frame("ID" = c("001","010","100","110"), "X" = rnorm(4),stringsAsFactors = F)
datD <- data.frame("ID" = c(001,010,100,110,210), "Y" = rpois(5,3))
当我根据ID变量合并这两个数据帧时,我预计我会得到null结果,因为我们有一个字符与数字向量,但实际上R给了我与ID-Variable相同的结果第一个数据框是一个因素。
merge(datC,datD,by="ID")
ID X Y
100 -0.2797956 4
110 -1.0397791 4
所以有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的期望是假的!
答案 0 :(得分:1)
合并两列时,它们会被强制转换为公共class
:
因子,原始向量和列表被转换为字符向量,然后
x
和table
被强制转换为公共类型(R的排序中的两个类型中的较晚,逻辑&lt;整数&lt ;匹配前的数字&lt; complex&lt;字符)(来自
?match
帮助页面,链接自?merge
)
所以numeric
列变为character
,factor
也是如此:
as.character(c(001,010,100,110,210))
# [1] "1" "10" "100" "110" "210"
这解释了OP中的结果。这种强制在整个R.中很常见。
评论。对于ID列,我总是使用character
;它比其他选择麻烦少得多。 sprintf
可以方便地添加前导零,确保所有ID都是相同的字符长度:
sprintf("%03d", c(001,010,100,110,210))
# [1] "001" "010" "100" "110"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