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例而不是马赛克中的标签()

时间:2015-10-07 22:37:12

标签: r mosaic-plot

我正在尝试制作一个显示三个分类变量的图。在实验中,播放了一个声音(t1 - t6), listeners responded (preposition or number), and rated their confidence (1-5). I want to show these three things all together. The best I've come up with is this mosaic plot shown below using mosaic()`

具有声音,响应和信心的马赛克图:

Mosaic plots with sound, response, and confidence

但是,我不能让它“看起来很好”。想到的一件事是将填充(响应)作为一个图例并消除标签,但我似乎无法弄清楚如何做到这一点。

有什么建议吗?

此外,有没有办法在制作情节后更改标签?

谢谢!

1 个答案:

答案 0 :(得分:2)

关于马赛克图的构造的一般原则:开始用“解释”变量分裂然后在结尾处相对于“从属”变量进行分割通常是一个有用的指导原则。因为后来的拆分总是以先前的拆分为条件。

因此,在您的情况下,很明显Response应该在Sound之后使用(正如您在示例中所做的那样)。我不太清楚Confidence是应该用作第一个分割/条件(就像你做的那样)还是最后一个分割/条件。

如果我不得不口头描述你的情节,我会说:

  • 在自信人群(Confidence = 5)中,前三个声音导致介词响应,而其他三个声音导致数字响应。

  • 在适度自信的人群(Confidence = 4)中,从介词到Sound的数字从1到6平稳过渡。

  • 在不自信的人群中(Confidence = 2或3),差异较小,Response更接近随机猜测。

    < / LI>

如果这是一个有用的解释,那么拆分顺序是可以的。否则你可能会更多地使用拆分订单。

至于布局。 mosaic()和相关函数中有许多标记选项,请参阅vignette("strucplot", package = "vcd")。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会使用doubledecker()函数(具有适当大的边距和图形设备的“宽”宽高比)。我想这应该更容易阅读。

(我本来可以证明,但由于缺乏数据/可重现的例子而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