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概括/粒度

时间:2019-12-07 16:13:45

标签: use-case generalization use-case-diagram granularity

对于我的项目,我正在创建一个工作流建模器(使用mxGraph库)。与其他通用建模器类型的应用程序一样,它包含许多可选功能或微不足道的功能。在我的第一个用例图中,我犯了一个错误的想法,那就是要对每个单独的功能进行建模,最终导致很多用例。即使它不正确,它也是“完整的”,我将把它作为范围的参考。

Old use case diagram

经过一些额外的阅读(文学和SO)以及几个不同的版本之后,我最终得到了下面的UC图,感觉更正确了。但是,我仍然不确定某些方面。 New use case diagram

1)琐碎的功能

我在大型用例的主要流程或替代流程中添加了许多功能。例如;现在,工作流组件的移动,删除,分组或更改的撤消/重做都是用例“添加组件”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仍在苦苦挣扎的是“打印工作流程”(=需求)和“更改视图”(放大/缩小,适合屏幕显示等)用例。

  • 这些放在哪里?

  • 是否应该删除“更改视图” UC,因为它不代表任何业务价值?

2)概括

在应用程序中,可以添加3种不同类型的组件。一个活动,显式或连接器(2个顶点和1个边)。它们的添加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

  • 如果我正确理解,我的新UC图将通过使用泛化关系正确显示此信息,对吗?

此外,用例“修改属性”现在是“制作工作流程”和“添加组件”的扩展。

  •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件,也应该将其概括吗? (在实际的实现中,属性面板为每种类型的组件显示不同的选项和属性。)

当然,我们非常感谢其他言论和提示!预先感谢!

0 个答案:

没有答案